吸塵器的基本結構按功能分為五個部分:
1、動力部分:吸塵器電機和調速器。調速器分手控、機控。
2、過濾系統:塵袋、前過濾片、后過濾片。按過濾材料不同又分:紙質、布質、SMS、海帕。
3、功能性部分:收放線機構、塵滿指示、按鈕或滑動開關。
4、保護措施:無塵袋保護、真空度過高保護、抗干擾保護(軟啟動)、過熱保護、防靜電保護。
5、附件:手柄和軟管、接管、地刷、扁吸、圓刷、沙發吸、掛鉤、背帶。
二、吸塵器按結構分類的代號:
臥式吸塵器:以英文字母H表示(horizontal)
立式吸塵器:以英文字母U表示(upright)
便攜式吸塵器:以英文字母P表示(portable)
特殊款式(旋風)吸塵器:以英文字母T表示(tornado)
桶式吸塵器:以英文字母C表示(container)
手杖式吸塵器:以英文字母S表示(stick)
二、 吸塵器工作原理
吸塵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塵器電機高速旋轉,從吸入口吸入空氣,使塵箱產生一定的真空,灰塵通過地刷、接管、手柄、軟管、主吸管進入塵箱中的濾塵袋,灰塵被留在濾塵袋內,過濾后的空氣再經過一層過濾片進入電機,這層過濾片是防止塵袋破裂灰塵吸入電機的一道保護屏障,進入電機的空氣經電機流出,由于電機運行中碳刷不斷的磨損,因此流出吸塵器前又加了一道過濾。
過濾材料越細密就可以將空氣過濾得越干凈,但透氣度就越差,這樣影響了電機吸入的風量,降低了吸塵器效率。但是對用戶而言,舒適干凈是主要的,因此近年來流行叫“海帕”的過濾器。
海帕是外來名,它是一種高效過濾器,可以將極小的灰塵擋住,效率達到99.97%。它的透氣度是較低的,因此都做成波浪形以增加透氣面積。這種過濾材料有的還可以反復清洗。任何過濾材料都有“壽命”,也就是長期使用后過濾材料的微孔已被小顆粒灰塵堵死。因此紙質的塵袋是比較理想的,用后即棄,衛生又方便。布質濾塵袋清洗后纖維會板結,影響過濾效果和透氣效果。SMS三層復合過濾材料耐洗,但透氣度稍低。
三、吸塵器的歷史
1901年,英國土木工程師布斯到倫敦萊斯特廣場的帝國音樂廳參觀美國一種車箱除塵器示范表演。這種機器用壓縮空氣把塵埃吹入容器內,布斯認為此法并不高明,因為許多塵埃未能吹入容器。后來,他反其道而行之,用吸塵法,布斯作了個很簡單的試驗:將一塊手帕蒙在椅子扶手上,用口對著手帕吸卸,結果使手帕附上了一層灰塵。于時,他制成了吸塵器,用強力電泵把空氣吸入軟管,通過布袋將灰塵過濾。1901年8月布斯取得**,并成立了真空吸塵公司,但并不出售吸塵器。他把用汽油發動機驅動的真空泵裝在馬車上,挨戶服務,把三四條長長的軟管從窗子伸進房間吸塵,公司職工都穿上工作服。
1902年布斯的服務公司奉召到西敏斯大教堂,把愛德華七世加冕典禮所用的地毯清理干凈。此后生意日益興隆。
1906年布斯制成了家庭小型吸塵器,雖名為 “小型”,但卻重達88磅(1磅=0.4536千克),因太笨重而無法普及。
1907年美國俄亥俄州的發明家斯班格拉制成輕巧的吸塵器,他當時在一家商店里做管理員,為子減輕清掃地毯的負擔,制成了一種吸塵器,用電扇造成真空將灰塵器吸入機器,然后吹入口袋。由于他本人無能力生產銷售,1908年把**轉讓給毛皮制造商胡佛。當年胡佛便開始制造一種帶輪的“O”型真空吸塵器,銷路相當好,這種濟早的家用吸塵器設計比較合理,發展至今也無太大原理上的改動。
濟早設計的吸塵器是直立式的。1913年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溫勒·戈林發明了橫罐形真空吸塵器。
吸塵器的清潔原理是借助吸氣作用,從地板、地毯、墻壁、家具及其他不易用掃帚**污垢的表面吸走灰塵和干的臟物,如線、紙屑、頭發等。它的主要部件是真空泵、過濾袋(或過濾網)、軟管、延長管及各種形狀不同管嘴。現代吸塵器在附件上變化多樣,為**地毯污物設計出了粗毛刷、細毛刷、轉動毛刷,清理墻角用的是扁形管嘴、清理地析板用磨光刷等。